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其中,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44.44GW/99.06GWh,较2023年年底增长超过40%。
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规模为31.39GW/66.87GWh。依此估算,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为13.05GW/32.19GWh。
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超过50%,其中,西北和华北地区新型储能装机量占比较高。
从技术路线看,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产,构网型储能探索运用,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0%,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
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宁德时代的天恒储能系统、EnerD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亮相2024年6月13日至15日的上海SNEC光伏展
2024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在市场运行较为成熟的山东、甘肃等地区,新型储能调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促进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随着新文件的下发,新型储能调度运用不断增强,调节作用已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