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对旗下的极氪汽车和领克汽车进行股权结构优化,推动极氪和领克进行全面战略协同,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并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
具体而言,极氪将从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收购领克汽车股权,其中,从吉利控股收购其持有的领克20%股份,交易金额为36亿元;从沃尔沃汽车收购其持有的领克30%股份,交易价格为 54 亿元;此外,极氪还将认购领克新增注册资本,金额为3.67亿元。预计交易将于明年一季度完成。全部交易完成后,极氪将持有领克51% 的股份,领克其余49% 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宁波吉利持有。沃尔沃将完全退出领克品牌。
此外,吉利控股还将其持有的11.3% 的极氪 (NYSE: ZK) 股份转让给吉利汽车(0175.HK),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
目前极氪共有6款在售车型,被划分为Z、C、M 三条产品线:其中Z系列主打高性能,包括极氪 001、极氪 009 等;C系列聚焦20万元售价区间的主流市场,如极氪007纯电轿车;M系列则强调创新和个性化,如极氪MIX。
极氪在2024年前三季度新车累计交付量近14.3万台,其中三季度交付超5.5万台,同比增长51%,单车成交均价达到30万元,整车毛利率达到15.7%。今年10月,极氪汽车交付超2.5万台,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17%,1-10月交付近17万台,交付与整车营收均创历史新高。
不过,极氪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极氪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83.6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8.4%。极氪净亏损为11.39亿元,同比收窄了21.7%,环比收窄37%。
吉利控股旗下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氪等多个独立结算、自负盈亏的业务集团。其中领克品牌于2016年在德国发布,次年由沃尔沃汽车入股30%。极氪原本为领克的纯电事业部,2021 年从领克汽车独立出来,由吉利汽车和吉利控股出资设立,设立后得到集团和集团内部公司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
相比极氪的纯电基因,领克在燃油车时代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目前兼顾燃油、插混和纯电三条技术路线。2024年10月,领克品牌全系销量31,074台,同比增长近26%,环比增长超20%。其中,新能源销量19,992台,占比超64%。2024年1-10月,领克品牌全系累计销量226,677台,同比增长近38%。
今年9 月初,领克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 Z10,这款车型与极氪 001 一样基于吉利浩翰架构下的大型车平台。据了解,Z10 的售价区间为 19.68 万至 28.88 万元,极氪 007 售价区间为 20.99 万至 29.99 万元,极氪 001 售价区间为 25.9 万至 32.9 万元,这些车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部竞争关系。通过两家汽车品牌将减少内部竞争关系,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
极氪和领克经过本次品牌整合之后,将由安聪慧继续担任极氪CEO,但极氪将继续保持直营模式,领克则继续保持经销商模式,两个品牌仍互相独立,会在车辆尺寸、动力系统、价格区间和和品牌定位上有所区分。极氪将会覆盖主流豪华市场,而领克定位是高端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两者的车型数量进一步缩减,以减少品牌之间的竞争。
此外,极氪将会从纯电路线,拓展到混动路线,但并不会沿用领克的混动技术,而是单独研发一套适合大型车辆的电混技术,这套系统将会在大型SUV和MPV车型上使用。领克将继续使用吉利EMP系统,未来还会研发下一代超级电混技术。
整合之后,两个品牌还将进一步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从而降低成本。除了此前二者在售后和供应链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共享外,极氪与领克还将共享大部分的运营与研发资源。安聪慧认为,双方合并后,研发成本和优化支持部门的费用能降低10~20%左右。供应链层面上,在规模化协同作用下,整车的BOM成本有望降低5~8%。
在全球区域市场,领克和极氪将会相互利用各自品牌在不同地区的优势进行品牌整合。比如,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极氪品牌将会被整合进领克品牌;而在领克没有进入的墨西哥市场,领克车型就会被整合进极氪品牌。截至2024年10月底,极氪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在中东、东南亚、澳洲、拉美和非洲等全球市场进行扩张。
安聪慧预判今年合并领克之后,极氪将会达到50万台的交付量,未来的目标是尽快成为百万交付量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安聪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合并是双方业务的重组,能够帮助新极氪覆盖到中国乘用车市场的60%以上,可以极大提升新极氪的未来增长空间,以及降低同业竞争的风险。” 并承诺今年能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盈亏平衡,接下来将考虑如何实现盈利。